这位省政协委员,12年用心做的一件事惠及4省市贫困农户
转自:2016-09-26 湘声报
导读 他精心打造的产业扶贫版图覆盖4省市,仅湖南就有16个县、32个村、1万多农户、18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200多 名贫困学子受益,贫困户户均增收约4000元…… 这张版图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与行?又给贫困群众带去了怎样的温暖? 请看湘声报推出的开源集团倾力产业扶贫组合报道:编者按 省政协助力脱贫攻坚“三个一”活动自今年初启动以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凝聚起了助力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 省政协委员罗可大和他领导的开源集团、浏阳河农业产业集团,长期致力于产业扶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帮扶模式,取得了各方共赢的显著成效。开源集团、浏阳河农业产业集团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团组织、全国关心关爱员工先进单位、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全国社会扶贫先进单位、“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全国和省级示范项目(企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单位、湖南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等。扶贫之路漫长而艰辛,历经十余载,开源人依然执着地与广大贫困群众行进在脱贫致富的征途中。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个行动就是一份力量。湘声报推出开源集团倾力产业扶贫的报道,从不同侧面展示开源人的思与行,既是为了展示脱贫攻坚中的政协力量,更是为了传播可信可学的扶贫经验,引发更深的思考和探索,引领更多的行动和创造。我们期待携手共进、齐奔小康的更大合力。 罗可大,现任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湖南省旱杂粮产业商会会长,开源集团、浏阳河农业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对 话罗可大:“扶贫,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湘声报记者 龚菁琦 肖迪 被农民的贫穷刺痛了 湘声报:在一次访贫问苦时,你流下了眼泪,当时是什么情形? 罗可大:不仅仅是流泪,那是一种强烈的刺痛。 大约10年前,我们走访了湘西农村一个贫困的家庭。一间不大的瓦房,一家6口挤住在一起。家里柜子、桌椅都没有,一个砖台上,堆着旧被子、旧衣服。连锅也是残破的。整个家当加起来值不了500元。 我们送慰问金,男主人接过的一瞬间,跪倒在地,眼泪直流。我的眼泪跟着就出来了。我被山区农民的贫穷刺痛了,也被这一跪刺痛了。这次经历常常出现在我记忆中。 湘声报:你对农民的感情,跟你的经历有关系。 罗可大: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对困难群众的生活有切身体会。所以,对农村和农民的感情,可以说深入骨髓了。 湘声报:正因为这样,所以你们在扶贫中倾注了感情。 罗可大:我资助过江华的一个瑶族男孩,当时他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因家庭贫困变得特别偏激,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还在日记中表示仇恨社会。我们的帮助让他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改变了他家庭的困境。 2013年,他考上长沙市一中,在给我的来信中说:“要把从开源集团接受到的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这是很令我欣慰的。我相信温暖的感情是可以传递的。 被误解的责任 湘声报:社会对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有一些误解,比如有人认为民企扶贫大都是作秀或套取政府扶贫资金。对此,你怎么看? 罗可大:我先说公司的一位员工。2012年临近春节,我接到江华县一个贫困村村支书打来的电话,说快过年了,能不能派个车去村里收购些农产品,让村民手里能有些现钱。我当即安排公司最有经验的车队长开了一辆新买的大货车,带着一个财务人员和专业合作社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一同去这个村。 我让他们带上了10万元现金,车上还准备了旱杂粮、面条、油、米等一些过年物资,在收货的同时,也慰问村里的贫困户和贫困学生。 没想到,出车那天,遭遇恶劣天气,路上遇到雨雪和大雾霾,公司的车被另一辆大货车撞翻。跟了我10多年的车队长不幸殉职,两名随行人员也受了重伤。20多万元的新车直接报废。大年三十晚上,伤亡员工家属堵在我的办公室和家里。为处理好这件事,除了赔偿,前前后后花了110多万元。 因为这件事的发生,公司内外起了波澜,各种说法纷纷扰扰。但最终,公司上下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扶贫,是值得承担的责仼,也是一个优秀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 我们扶贫,不仅源于感情,也源于思考。我经常在想,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是什么?我的结论是,其价值在于创造产品或服务,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变化的物质或精神需求,至于企业的盈利,则是自然而然的回报。所以,从本质上说,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属性。 现在,有以扶贫作秀的,有以扶贫套取财政资金的。但是,这样的企业毕竟是少数。 令人痛心的是,一些积极投身扶贫的企业却被误解,误解来自一些百姓,甚至来自一些部门。实际上,许多企业一直在讲,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使命,扶贫,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部分。我们会坚持做下去,直至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 湘声报: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开源倡导的感恩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罗可大:我们到农村去扶贫,是带着感恩意识的,感恩党的政策,感恩日益强大的国家,感恩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这些就没有开源的发展。感恩不是说空话,扶贫攻坚你不参与,你怎么感恩? 感恩文化是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得到培育和发展,也给企业注入了强大动力。比如我们有感恩基金,每月向员工父母表达一份心意。 我们的感恩文化就在诸如此类的细节中得以呈现,深入人心,并外化成员工自觉的行动。懂得感恩,意味着懂得承担社会责任。 转型升级的逻辑 湘声报:把公司主业从房地产业、酒店业转向农业产业,并致力于产业扶贫,你是出于什么考虑? 罗可大: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和时代脉搏同跳跃,一定要做政府支持的产业,这是企业研究、把握市场规律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 当时,我们已在担忧房地产业、酒店业的发展前景了,市场空间缩小,竞争已十分激烈,等等。 而国家扶贫战略的制定,为我们的发展开启了崭新思路。在这个背景下,我就想把扶贫事业和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浏阳河农业产业集团的成立,对我们来说,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从这里开始,我们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扶贫产业探索。 这些年来,集团产业发展到哪里,村企对接项目就实施到哪里。我们在10多个贫困县通过产业覆盖、项目带动、结对贫困户帮扶等方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也使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 湘声报:公司将主业转型到农业领域,应该是充分考虑到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前景。 罗可大:企业是盈利性的组织,不能持续盈利的企业不是好企业。我们在投身扶贫产业发展时,当然也考虑了盈利问题、产业的可持续性问题,否则我们靠什么持续地、有能力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所以我们把产品定位在以旱杂粮为主的生态农产品及其精深加工上,以育种、种植、精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来形成竞争优势。 我们看好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刚性需求的增长。实践证明,我们敏锐地把握了农业产业市场需求趋势。我们开发的6大类60余种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份额,而且成功打入国外市场。产业的良好发展、企业不断赢利和稳健发展,是我们扶贫的坚强后盾。 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 湘声报:有人说,开源集团有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你是“红色企业家”,这是你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你如何看? 罗可大:很高兴得到这种评价,是对我们企业价值观和精神文化追求的肯定。 我是一个老党员。2002年,开源建立了湖南首家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委,各分公司、各部门建立了支部。之后,公司推行“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了人才的储备和业务的拓展。这个机制后来被中组部作为“十佳经典案例”向全国推广。 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党建工作的强化,保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强化了我们的红色文化。 湘声报:开源集团的党支部与被帮扶村党支部结对,是一大创新,这对产业扶贫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罗可大:开源集团的党建工作在这些年非常有成效,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非公党建“十佳经典案例”等荣誉。一位领导曾概括我们的做法为三句话:我们与联系、扶贫村是党建工作,互帮互助;经济建设,互惠互利;科学发展,互助互动。 我们每联系一个村,都把党建工作作为切入点,并依靠党建结对让村支两委团结起来,形成凝聚力。我们每年会花1.5—2万元,为结对的村部配置办公桌椅、建设图书室、修建党员活动室等。在开源集团的支持下,许多村的党员活动室从无到有,村支两委党员威信逐渐树立。 到今年,我们帮扶的23个村里,与集团内的党支部结对的就有17个村。在现任省政协主席,时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微微的关怀指导下,我们选派优秀党员高管到帮扶的古丈县坐苦坝等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当地组织部门还专门下文任命)。 通过党支部结对,帮助村里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和自信,从而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村干部带头参加合作社,获得收益后,带动了村民的参与。渐渐地,合作社的路子打开了,企业在村里的产业扶贫有了良性循环。 人都需要实际利益,所以共产党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并团结带领人民为自身利益奋斗。这些年扶贫,我有一个深切感受,目前农民最大的实际利益就是脱贫致富,村支部在农民脱贫致富的生产活动中,发挥了核心堡垒作用,就能赢得信赖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农民对党的感情能够深受身边党员干部的影响。温暖同行脱贫路开源集团产业扶贫的故事 ◆湘声报记者 龚菁琦 在“脱贫攻坚”还不是热词之前,开源集团已在扶贫道路上先行多时了。 12年来,开源集团投入扶贫开发资金数千万元,实施实体项目20多个,组建专业合作社30个。它的产业扶贫版图,覆盖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4省市,仅湖南就有16个县、32个村、1万多农户、18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200多名贫困学子受益,贫困户户均年增收约4000元。而这张版图还在继续扩大。 “开源的产业扶贫可复制,可持续,有成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如此评价。 来自郴州宜章县五都岭村、常德临澧县黄金村、张家界慈利县象鼻嘴村的这些故事里,有百姓获得感的增加,有集体观念的改变,也有众人梦想的延伸,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产业扶贫带来的深远影响。 面容消瘦的她,在2012年做过一次心脏手术,此后许久不能下地。尽管她有儿有女,但儿女都生活不易,无暇照顾这70多岁的老俩口。每月300元的低保支撑着这个家,最困难时,无菜下饭。 临澧县黄金村廖工春和老伴讲述开源产业扶贫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 与附近两三层的楼房相比,廖工春这个只有一层的家看上去破旧、简陋,但大半年前却进行了一番“重大建设”。这笔建设资金源自老人4年前的一次尝试。 当时,大病初愈的廖工春与老伴翻种了半亩绿豆。“开源集团来村里搞合作社,种豆不要种子钱,种完还上门收。我心想,哪有这样的好事?所以也不敢多种,就拿半亩地试试看。” 没敢相信的事却发生了。这一年,廖工春种出的绿豆,真的被开源集团收走,还是高于市场价格收的。廖工春回忆道:“那年绿豆卖不起价,市场上是2.5元一斤,他们坚持收4.5元一斤,真是很好的公司。” 第一年,靠着种绿豆,廖工春有了近千元的进项。第二年、第三年,多种了些,她家每年都有三四千元的纯收入。 2015年底,廖工春请了两个小工,购置了牢固结实的砖瓦,终于将漏了10多年的屋顶修好。“一直没钱修。”廖工春一边指着屋顶,一边笑着说,“这次维修花了1万多块哩!” 这笔数目不小的余钱,都是靠种绿豆之类的旱杂粮攒下的。 说起旱杂粮的种植,廖工春很在行,也很推崇,“按开源集团的要求,种这个,不要下水田,不要施肥,很省力,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家也能种。”今年夏天,她把绿豆种植扩大到了5亩。 维修了老屋,扩种了绿豆,日子变得更充实。改变,正一点一滴地发生在廖工春的生活中。 时间显露出扶贫的实效,也沉淀着农民与开源集团的深厚情谊。 去年,因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旱杂粮歉收,村民们没有抱怨,也没有向开源集团索要赔偿。“开源真心帮我们,大家心里明白,愿意与企业一起承担损失。”村民朱方毛说。 在村支书朱文辉眼里,开源集团对村里贫困户的帮扶直接而有效,不仅对特困户提供启动资金5000元,而且免费提供种子,给予技术指导。更可贵的是,收购定时定点,价格也往往高于市场价,让村民吃了定心丸,得了实惠。 “3年来,村里的旱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2600多农户,周边一些村子的村民看到我们种旱杂粮收入好,也加入种植的队伍,如今面积已有4000多亩,年销售收入有500多万元。老百姓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3000多元达到现在的8000多元。”说到这些,朱文辉脸上是质朴的笑。 “沙和尚”的新事业新生活 宜章县五都岭村流传着一个“沙和尚变形记”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叫曾金明。过去,人们经过他家,总见他茫然若失、无所事事。 “微卷杂乱的头发,配着黝黑的皮肤,远远看去,像潦倒的沙和尚。”这是他之前留给村里人的印象。 作为家里顶梁柱的曾金明算是村里的读书人,却在而立之年摔断了脊椎。命运的变故阻断了他外出打工的脚步,家庭因此深陷贫困的泥沼,妻子也弃他而去。 “越不做事就越懒,越懒就越消沉,到后来身体好些了,他也不愿再出去做事了。”一位村民说。 现在的曾金明是什么样子?村民们莞尔一笑,“现在的变化可大了。”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沿着狭窄的山路,湘声报记者在一片篮球场大的池塘边找到了曾金明。他承包了这片池塘,养了300多只鸭。 2015年,开源集团来到村里,与不少村民签订了合作协议,村民按要求养鸡养鸭、种植旱杂粮,公司再派专人来收购。在村支两委干部的带动下,很快,屋前屋后鸡鸭声此起彼伏,田间地头也多了绿豆、黄豆、花生等旱杂粮。开源集团按约收购,让村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种养的积极性更大了。 曾金明对村里的变化渐有感触。他发现,大家的话题开始从打牌,变成了如何预防鸡瘟、购买饲料。他还发现,村民们手中的闲钱也多了起来。 多年的“懒汉”终于有了行动。他养起了鸭子,并且一养就是100多只。“现在忙得不得了!”见到湘声报记者,曾金明有些腼腆,脸上却流露笑容,“看到邻居们都在养鸭,开源公司又定时来收购,大家收入稳定,日子红火。我觉得我也可以。我之前学的是兽医,可以为鸭子调配土方防瘟疫。我有技术,肯定不比他们差。” 前不久,曾金明养的一批鸭子要出笼了,却没赶上开源集团的收购车。他忧心忡忡,鸭子不及时卖出,半年心血可能化为乌有。开源集团主管收购的负责人吕品龙得知情况后,当即承诺近期再派一辆车来收购。听闻此言,40多岁的曾金明眼眶一红,落下泪来。 曾金明除了养鸭,每天骑着摩托车,或给村民去配防疫土方,或去县城餐馆送收购余下的土鸭,已然成为村里的大忙人。他还打算把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召回,再多养些鸭子。 曾金明感叹:“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开源集团让我找到了事做,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新生活。” 每次开源集团来收购,都会让村里热闹好一阵。今年6月的一天,听说收购车来了,80多岁的村民黄茂凤抱起家中唯一的一只母鸡就往村口赶。她蹒跚移步,却被拦住了。“老人家,您不要赶了,我们把车开上来,别担心,一只鸡我们也要。”吕品龙说。老人听到这话,放心地停下了脚步。 宜章县五都岭村,村民吴章军在家后山饲养了一批鸡。他对湘声报记者说,有了开源集团的收购,确保了收入,也减轻了自己的销售难度。 开源集团没来村里收购之前,村民吴章军一直养鸭。穿过蜿蜒崎岖的山路,把鸭子挑到镇上集市卖,是他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路上来回1个多小时,300多只鸭整整要卖一个月。 “成本实在太高,算下来,只赚操劳不赚钱。”吴章军说,如今卖鸭轻松多了,一年还增收1万多元。“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开源每年能多收一点鸭子。”看着吕品龙,吴章军坦言。吕品龙回应道:“你放心,我们公司能多收一定多收!” 从贫困村到“小康示范村” 象鼻嘴村,掩映在一片葱郁的绿树间。村里,小楼房随处可见,家家户户用上了山泉自来水,屋前院后摆放着垃圾箱。干净、整洁、富足、有序是这个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但10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那时的象鼻嘴村贫穷落后,村集体欠着外债,村民打牌成风,村里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则在村里晃荡。 产业扶贫的春风,吹得这个贫困村脱胎换骨。 2006年,象鼻嘴村成为开源集团产业扶贫的第一个试点村。 开源集团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成对子,拿出1.5万元为村部配置办公桌椅等设施,还修建了党员活动室。此后,一次次促膝谈心,一件件实事落地,两边党员的心越靠越近。 村主任向冲至今记得开源集团董事长罗可大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村里一定要发展集体经济,有了经济基础,村干部才有威信,老百姓才会信任支持。” 村里陆续办起了水泥厂、粉丝厂、柑桔加工厂等企业,合同如何签、市场怎么找……遇到问题,村干部都会主动询问开源集团驻村干部的意见建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经济日渐红火,村干部干事谋事的劲头越来越足。 与此同时,开源集团开始在村里建立合作社,投入资金和技术,与农户签订种植养殖合同。 当时,对于下订单收购农产品的方式,村民们还心存疑惑,多有戒备。“会不会定时来收豆子?”“种这么多,都会收走吗?”“万一不来收,谁来 管?”…… 为打消村民们的顾虑,村里干部、党员成为先行者。 党员胡亮阶率先养起了生猪,开源集团收购后,一年就赚了5000多元。至于旱杂粮,开源也悉数全收。慢慢地,有村民主动来村部要旱杂粮种子,种植面积从五六分地,扩展到人均四五亩。 象鼻嘴村的变化,每一位村民都感受得到。孤寡老人有了干净整洁的养老院,孩子在村里就能上幼儿园,学生上学每年有1000到2000元的补助……村集体经济活了,村容村貌变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相继返村了,村民在自家门口富了。 如今,全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6年的2400元,增长到1.045万元。昔日的贫困村,现在已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张家界市的明星村。 秋高气爽,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屋前的田地里,绿叶茵茵,饱满的豆荚,随风摇曳。温暖的故事仍将继续……